更新时间:2022.06.08
法律上有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可以获得相应的保护,要是原本的工作岗位不够轻松,那么现在公司就有义务调整其到适宜的岗位上,但对应的岗位有其对应的工资标准,可是公司不能对怀孕女职工调整工资条件。
如果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间降低工资,职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或可以到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满,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
怀孕期间公司解散,劳动合同终止,公司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
怀孕被公司辞退的,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
女职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可以以怀孕为由调岗降薪,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岗降薪。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劳动
怀孕期间公司倒闭单位应当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原告在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作作为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的按半年计算。
怀孕期间公司私自停缴社保的行为不合法。女职工在孕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
公司这样是违法的。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
怀孕期间降薪调岗不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各单位
怀孕期间公司不可以降工资。公司应适当照顾怀孕期间的女职工,可以减轻其工作量或调离至其他较轻松的岗位,但不能降工资。如果降工资了,那么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申请调解仲裁等。
根据相关规定,在孕期一定不要随意辞职。和单位协商沟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失,要及时提交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赔偿。
怀孕期间公司停发工资是不合理的。 只有以下情况才能与怀孕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1、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