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4
指定继承人的有效条件: 1、具有遗嘱行为能力的完全行为能力人; 2、遗嘱内容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不受别人威胁或强迫; 3、遗嘱人在遗嘱中处分的财产是其个人名下的合法有效财产,不涉及配偶和家庭财产; 4、遗嘱对生活困难、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
继承人是否有遗失物的继承权,取决于具体情况。遗失物有继承权,因为遗失物是继承人的合法财产,但遗失物自招聘公告发布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这段时间后,遗失物不应由被继承人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
相关规定,以下4种情况下,继承人将失去继承权。 (1)蓄意杀害被继承人(绝对丧失继承权);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绝对丧失继承权); (3)有过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的行为;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精神病人在不
继承权没有失效期。继承开始后,遗产分配完毕前,继承人都有权随时要求分配遗产。有时间限制的是遗赠。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
适用遗嘱继承的条件是: 1、遗嘱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遗嘱人意思表示真实。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遗嘱人生前所立的遗嘱确立遗产的继承人及遗产处理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继承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和立遗嘱人死亡是遗嘱继承的事实构成。 2、遗嘱继承直接体现着被继承人的遗愿。 3、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
遗产继承顺序可以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遗产按照
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具体如下: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并且遗嘱合法有效; 2、立遗嘱人死亡; 3、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4、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未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代位继承的概念: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先死亡的子女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代位继承的条件: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并没有放弃继承,代位继承人有继承权。
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有: 1、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继承人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 5、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
伪造遗嘱,如果情节严重的,会丧失继承权。但是伪造遗嘱有悔改表现的,被继承人不追究其责任或者将其列为继承人的,那么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可以按照法律规定或者遗嘱继承遗产。
转继承的条件为: 1、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死亡; 2、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权,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
继承人的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行为会丧失财产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