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4
骗货款算经济诈骗。根据法律规定,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
卖假货不属于诈骗罪,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伪造假工资表,不一定属于诈骗行为: 1.如果是为了套取现金而伪造工资表的,那么该造假行为构成了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只是单纯的伪造,则该行为构成伪造证据罪。
不可以,卖假货是不属于诈骗罪的,应当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卖假货不算合同诈骗罪,算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故意,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
卖假货属于诈骗罪立案标准,卖假货价值三千多元构成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欺诈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说明》第一条欺诈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
不可以,卖假货是不属于诈骗罪的,应当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交付财物,使行为人因此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被骗签合同属于诈骗。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以虚假的证明等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构成合同欺诈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欺骗感情是否属于诈骗罪,需要根据以下情况而定: 1、单纯的欺骗感情,没有涉及到财产的行为,不属于诈骗; 2、如果在欺骗感情中涉及到财产的行为,达到立案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