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如下: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没有工会就通过职代会。 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通知职代会,不能仅简单地理解为履行了通知义务这一程序即可,而应理解为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职代会,职代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还应当研究
公司不按时发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
用人单位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且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或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疑似职业病人,患职业病或受工伤且至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的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等用人单位均不可单方解除
试用期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被证明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或劳动者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应赔偿劳动者的损失范围如下: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按规定,劳动合同要在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一旦双方签字,劳动合同即生效,要履行约定的义务,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所以,即使是空白劳动合同,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签订的,还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过,因为双方对劳动合同内容只做了口头约定,如果未在
合同期内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不得欺诈、胁迫劳动者签订;自用工之日起签订,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合同内容应当齐全;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其他。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是确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协议,它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即使是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也必须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