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缓刑期判多久,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根据规定,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
缓刑最低刑期是一个月。缓刑一般是指,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有条件地暂缓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并在一定期限内予以考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
根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范围在原判拘役期限以上,一年以下。但是,如果原判少于两个月的,考验期应当为两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缓刑期间,罪犯应当服从监管,遵纪守法,并且根据考察机关的要求,定期向其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
假释和缓刑有以下区别: 1、性质不一样。缓刑是刑罚裁量制度,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 2、适用对象不一样。缓刑适用于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假释适用于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结果不一样。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来的刑罚,而假释是提前释
刑事拘留的期限规定,主要依据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一般刑事拘留的期限是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高达到37日。因此,我国刑事拘留的期限范围为3日到37日。具体来说,刑事拘
缓刑与累犯的联系,主要有下面两点: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属于累犯的,不能适用缓刑。因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次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并且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就构成了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根据相关法律对缓刑的规定中,没有限制缓刑人员继续工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其他工作、学习可以正常进行。被
缓刑又被称为“暂缓量刑”或“缓量刑”,一般指的是对于触犯刑法,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的表现,且如暂缓执行期间确实不会再次危害社会的,即规定一个的考验期;如果在考验期限内,犯罪人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
当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时,可以适用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1、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2、犯罪情节轻微;3、具有悔罪表现;4、没有再犯危险性;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
无期徒刑与死缓的区别,在刑罚的变更上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
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如果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那么其在满足以下要求时,可以适用缓刑:1、犯罪分子犯罪后对自己所犯罪行,存在悔恨的态度,即有悔罪表现;2、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3、犯罪分子没有进行再犯罪的危险;4、经客观判断,
缓刑期间是不能够再次犯罪的,但有些犯罪分子可能因为人为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在缓刑期间又犯罪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内,如果再次犯罪,属于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规定,情节严重的,缓刑期会直接被撤销,执行原判刑罪。其实
缓刑执行期间又被抓进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行为人犯罪或严重违法,需要撤销缓刑。根据法律规定,缓刑被撤销的原因有三种,分别为: 1、缓刑期间再犯新罪; 2、缓刑期间发现漏罪;3、缓刑期间严重违法。 缓刑执行期间再犯新罪,或者缓刑执行期间发现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