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7
一、假释是否需要谅解书,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1、即使不许要谅解书,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要求,执行机关提请假释的,应当附有社区矫正机构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盗窃写了谅解书也要被判。获得谅解书只是可以减轻处罚,并不是可以免除处罚。获得受害人谅解的,法院可以酌情比照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减轻量刑,但这不是法定减轻处罚的情形。
根据第81条的规定,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
1、获得谅解书可以轻判。 2、法律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3、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
相关法规并没有要求是要求谅解书,而是必须有社区矫正机构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以确保假释罪犯的顺利交接,防止脱管,漏管,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事
第八十五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谅解书只要有被害人一方签字就是可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谅解书一般是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
有谅解书还是有可能被判刑的。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在已经取得了受害者谅解的情况下,司法机关还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取得了谅解书之后,犯罪嫌疑人就可以被人民法院从宽处理,但是不可能免除刑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
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出具谅解书,说明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因此,刑事谅解属于非常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首先值得注意,从实体的角度来看,若在案证据确能定罪,取得刑事谅解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取得被害人谅解,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