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四种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
民事诉讼法期间送达期限是六十日,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姓名、住所等信息; 3
应对民事诉讼的方法有: 1、签收起诉书,了解对方诉求; 2、在限期内提交答辩状; 3、有反诉因素的,可以在答辩中提出反诉; 4、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异议申请。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二种不同的诉讼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1)诉讼的目的不同。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问题。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
民事诉讼记录不会进入个人档案,只有刑事处罚进入档案。 民事诉讼在法院具有案卷存档,民事诉讼结案后在法院留存案宗供院自己使用,不会进入公安系统,一并不会记入个人档案。 对于公开审理和判决的民事案件,一般可以查询到其判决书。
民事诉讼被告应诉方式: 1、针对起诉书,提交自已的答辩状; 2、有反诉因素的,可以在答辩中提出反诉; 3、如果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异议申请。
民事诉讼被告的应诉办法: 1、针对起诉书,提交自已的答辩状; 2、有反诉因素的,可以在答辩中提出反诉; 3、如果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异议申请; 4、认为案件比较复杂的可以委托律师处理,案件比较简单的可以自己应
如果确实因为法院原因误判等,你可以向法院审判委员会投诉,也可以上诉,通过二审或者再审纠正。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0日。这表明,当事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否则就丧失了上诉权。法律规定上诉期限的目的,在于促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目的一般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刑事诉讼中,法院要审理的是关于当事人是否犯罪以及如何量刑等问题。同时,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双方都可以起诉对方,刑事诉讼则不同,刑事诉讼中的被告只能由检察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