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劳动者可以拒签劳动合同。变更合同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的,才能进行变更。而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虽然一般不影响原权利义务的履行,劳动者拒签的,可以与公司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一般不需要赔偿。 1、劳动合同主体变更,如果是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不需要赔偿劳动者。 2、因为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变更对员工没有影响,因为劳动合同变更需要用
《劳动合同法》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更劳动合同,但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具体的劳动合同更改条件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2、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
如果公司变更了法定代表人,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不需要重新签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的,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变更一般是属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若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因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事项的,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可以不用重新签订。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是否合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如果企业发生变更,比如分立或者合并的,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是合法的,或者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变更,劳动合同仍然是合法的。
劳动合同变更后可以重新签订合同。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可以将变更的内容约定在新的劳动合同上,并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来进行确认。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根据三种方式分析: 1、员工辞职与第三方企业签定新的劳动合同。第三方企业在发给员工的要约中必须明确规定,只有员工向原企业提出辞职,要约才能生效; 2、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为此企业可以签订协议,约定由第三方企业负担向员
不需要。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因为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一般是可以独立对外实施民事行为的,上述变更情形属于内部变更。
公司名称变更的,劳动合同不需要重签,原劳动合同仍然有效,由变更后的公司承受原劳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公司进行名称变更的,变更前的公司和变更后的公司在法律上仍然属于同一个民事主体,也就是说仍然是同一个公司。所以,作为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一方的合同
不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法人变更是指法定代表人变更的话,不需要重签劳动合同,但指用人单位变更的话,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