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抵押合同的抵押权期是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抵押权的诉讼时效与主合同之债的诉讼时效匹配。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抵押权可以重复抵押,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或者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的清偿顺序规定为:办理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优先于没有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权,多个办理了抵押登记的,则按照登记的时间顺序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
抵押物灭失的抵押权继续有效,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赔偿金优先受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条: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限未届满的,也可以
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法律规定的抗辩权种类有: 1、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
第三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为债务转移的时候,债务承担的第三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认的抗辩。抗辩权是指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留置权、抵押权和质权的效力优先顺序为: 1、留置权。 2、已登记抵押权。 3、质押权。 4、未登记的抵押权。即抵押权和质押权的优先顺序取决于抵押权是否登记。
它们的顺序为留置权优先于抵押权和质押权受偿。无论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设立时间谁在前,留置权一律优先于抵押权、质押权受偿。抵押权应优先于质押权受偿。但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抵押权有效设立且依法登记,未经登记的抵押不能优先于质押权受偿。
1、买卖式担保。指债权人与债务人用附条件买卖的方式将担保物的所有权移转于债权人,以保证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担保方式。 2、让与式担保。指以让与标的物所有权作为债务履行之担保。 3、所有权保留。指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方付清全部价金前,卖方对已交付买
股权质押后还是可以再进行资产抵押的,股权质押与资产抵押的最大区别是: 股权是无形资产,价值与公司经营状况有关,不容易估值,风险大。 但是资产抵押是有实物,而实物是比较好估值,风险小。 如果进行了股权质押之后,可以再进行资产抵押的,但是不可以
一般可以同时进行股权质押和土地抵押。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土地抵押属于抵押,两种担保方式的担保标的物不同,两种行为互不影响,同时进行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