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1、主体条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条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条件: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风尚; 4、客观条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传播淫秽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
构成暴力取证罪的条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与刑讯逼供罪相同。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
1、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 2、诈骗人在借款时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强奸罪以下情况下可构成自首: 1、犯罪后自动投案; 2、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
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情况下会构成无因管理: 一、在主观上须管理人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也就是指以其管理行为所生的事实上的利益,归属于他人的意思。 二、无因管理的管理行为仅限于保存、利用、改良等处分行为,而不应包括为本人新取得权利的管理行为。 三、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属于敲诈勒索。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行为人的正当防卫行为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则构成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的构成条件如下: (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 (2
以下情况下构成特别防卫: 1、必须是暴力犯罪行为; 2、必须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 3、必须具有性质的严重性、强度的暴力性、形势的急迫性。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借款人数众多、数额较大,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借款的用途进行隐瞒或者欺骗,到期后长期不还款的构成诈骗罪。
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抄袭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具备四个要件: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第二,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第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第四,行为人有过错。由于抄袭物需发表才产生侵权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盗伐林木“数量较大”,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为起点; 2、盗伐林木“数量巨大”,以二十至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一千至二千株为起点; 3、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以一百至二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五千至一万株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