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4
行政诉讼再审的情形: 1、对于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案件; 2、出现了新证据推翻原判决的案件; 3、适用法律有错误的案件; 4、违反了诉讼程序的案件。
有如下程序: 1、宣布法官到庭; 2、核对当事人身份; 3、宣布开庭; 4、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 5、原告宣读起诉状; 6、被告答辩; 7、双方举证、质证; 8、双方互相辩论; 9、最后陈述意见; 10、法官宣布休庭(当庭宣判或者择日宣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是公安移送过来,检察院开始计算审查起诉的期限,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 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集体进行的行政诉讼有多名当事人的,可以由集体推选出一位代表人来代表集体参加诉讼。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当得到全体当事人的同意才可发生效力。
当事人要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起,书面形式为递交起诉状,口头形式为向人民法院口述信息,工作人员会进行记录。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知道或知道该行政行为作出后六个月内,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原告是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起诉的流程为: 1、权利人要先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 2、明确被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3、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一样,采用不告不理原则,即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开始行政诉讼,而必须先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诉讼,起诉是行政诉讼开始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即应书写起诉状,才能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
行政诉讼二审上诉状应当载明上诉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住址,邮编,身份证号码,民族,出生日期,电话;被上诉人的基本信息(一审被告);委托代理人的基本信息;上诉的请求和理由等。
行政诉讼的审限一般是六个月,这是法院采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所需的作出判决的时间;如果法院采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是四十五日,法院需要在该期限内审结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