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6
二者的区别: 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如下: 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由原告或者第三人提起。 2、具有关联性。 3、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一审中提起。 4、属于受诉的人民法院管辖。 5、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提出。
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如下: 1、选择复议原则。 2、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5、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行政诉讼追求的价值目标主要是从公正与效率。在构建诉讼制度时,一方面要体现公正,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效率不能以过于急速、牺牲公正为代价;另一方面要体现效益,以最少的司法资源投入产生最大的诉讼效益,公正的实现同时也不能忽
行政公益诉讼具有显著的预防性。与私益诉讼相比,公益诉讼的提起及最终裁决并不要求一定有损害事实发生,只要能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判断有社会公益侵害的潜在可能,亦可提起诉讼,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行政公益诉讼的判决未必仅限于诉讼当事人,
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人。具体包括原告,也就是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自然人或者是组织;被告等。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起诉的受案范围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处罚决定提起的诉讼;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提起的诉讼;对行政许可决定而提起的诉讼;以及对其他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诉讼。
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条件:原告是认为其合法权益被具体行政行为所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合法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受诉法院有管辖权。
我国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包括:原告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被告是依国家规定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且提起诉讼的事由属于《行政复议法》中所规定的受理范围。
提起行政诉讼所适用的时效的相关规定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