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履行地点仍不能确定的,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
合同履行期限的变更的条件是需双方协商一致,否则迟延履行的话就构成违约。有以下情况导致合同履行期限的变更不构成违约:不可抗力导致的无法按期履行;按合同约定,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未先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可以迟延履行自身义务;按合同约定,该同时
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那么应该如何确定起诉地点呢?首先,看合同中有没有约定起诉的管辖法院。若有,直接向约定的管辖法院起诉,但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
确定合同工期的原则: 1、竣工日期为双方确认的日期; 2、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同之日为竣工日期; 3、承包人已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延误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4、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建设工程的,以占
确定对外贸易合同的索赔期和质保期主要根据以下两种: 1、依据条约来确定 确定进口商品的索赔期、质保期时,应与我国法律、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相一致。遵守本国法律、信守本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是各国外贸工作的一项原则。因此,凡是我国法
不履行合同,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合同确实难以履行,违约方可以在赔偿守约方损失的基础上解除合同,损失赔偿金额一般不大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无法继续履行的一方,可以和对方协商解除合
行政诉讼确定被告的规定是:没有经过复议的,原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可以选择原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为任意被告;两个以上行政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可以通过以下规则确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经复议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直接提起诉讼的,
合同履行地的确认方式: 1、对合同履行地有约定的依照约定确认; 2、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中确认履行的方法为:如果一方已经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借款的,另一方收到借款的,就算履行。具体的履行方式、期限、和地点可由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以合同中约定的方法为准。
无固定期限合同解除赔偿标准: 1、如果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2、如果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借款合同没有约定期限可以通过补充协议达成协议。贷款合同没有约定的期限,一般是指贷款期限、还款期限等。例如,贷款合同只约定贷款人向借款人借款的金额和利息,不约定借款人何时偿还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在法律实践中,双方未约定何时偿还贷款本息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