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8
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竞合时,其认定方式: 1、如果行为人是在抢劫过程中为了达到抢劫目的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一般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如果行为人是在完成抢劫行为之后杀人的,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
逼迫他人自杀属于故意杀人罪。 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
以下故意杀人属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行为: 1、行为人因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犯罪行为人在本无任何杀人故意激情杀人的; 3、基于被害人承诺而帮助其自杀。
邪教教唆成员自杀是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邪教教唆成员自杀,导致他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较轻情形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事人参与故意杀人计划的商讨的,若无现实危害性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故意杀人罪的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方式: 1、残疾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2、受害人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夫妻之间见死不救构成故意杀人罪。法律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助的义务。所以一方陷入危难时,另一方有义务对其进行救助,此救助义务不是道德义务,而是法律义务。另外,法律还规定如果是因一方先前行为导致配偶陷入危险的,行为人有救助义务。不予救助的,应当
行为人间接故意杀人构成犯罪一定要有死亡结果。只有主观上对可能出现的致人死亡的结果放任,客观上造成了受害人的死亡这个后果发生,罪名才成立。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间接故意杀人罪一定要死亡结果。只有主观上对可能出现的致人死亡的结果放任,客观上造成了受害人的死亡这个后果发生,罪名才成立。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团伙故意杀人罪判刑要看造成的后果及行为的恶劣程度。故意杀人,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1、故意杀人的,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能不能撤案要依据检察院是否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就可以撤销案件。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标准: 1、伤害死亡和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伤害死亡和杀人既遂客观上产生死亡结果,但主观要件内容不同,前者故意伤害别人,后者故意剥夺别人生命; 2、伤害罪的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虽然只产生伤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