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对行政处罚申请复议后,是可以起诉的。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和相关的证据材料。
被行政处分是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提出申诉。对于当事人因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等人事处理决定而提出的复议申请,不在复议机关的受理范围之内,复议机关是不会受理的。
可以。《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不可以仲裁。仲裁解决的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能仲裁的情形有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行政复议的申请书中应当载明以下内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等信息、被申请人的名称、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以及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行政诉讼后不能行政复议,只能先复议后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在六十日后会过期,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因此上述主体如果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权的,需要在上述期限内及时申请行政复议。
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
只可以复议一次据行政法的规定,我国实行一级复议制度,即对复议决定不服,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得再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制度,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能复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
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直接申请行政复议。但是依抽象行政行为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并可对部份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申请附带性审查。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对抽象行政行为不得单独提起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