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2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有几个法官,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普通程序,需要组成合议庭。一般可以是1个审判员,2个陪审员,2个审判员,1个陪审员或者3个审判员,没有强制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
刑事诉讼一审庭审活动全流程为: 1、宣布开庭阶段。由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逐一核实被告人姓名、民族、籍贯、出生年月日等。 2、法庭调查阶段。 3、法庭辩论阶段。 4、被告人做最后陈述。 5、评议、宣判。
涉及子女抚养权的离婚诉讼程序和一般的诉讼程序一样,分为起诉立案、被告人答辩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
离婚诉讼要经过的程序具体包括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人民法院进行审查;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法院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被告答辩;开庭审理;判决。
民事调解的程序: 1、调解委员会应指定1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调解员应予以调换。 2、在专门的调解场所进行调解,并依法做好调解笔录。 3、若双方能调解成功,法院可按照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制作调解
民事案件开庭程序如下: 一、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时,审判长要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等。 二、法庭调查。主要是当事人陈述和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现场
诉讼流程如下: (一)起诉和受理。交通事故当事人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二)审理前的准备。法院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
刑事诉讼开庭审理流程如下: 1、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通知与告知相关人员;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被告人最后陈述; 5、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 6、宣判。 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我国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