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8
1.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2.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对减刑案件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在收到执行机关的减刑建议书后,不能简单作出决定,要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这里的“审理”一般是书面审理,审理的内容主要是
交通事故起诉的法律程序如下: 1.起诉和受理。当事人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法院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2、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 3、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
新刑事诉讼法拘留的程序 1、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必须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持证); 2、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由于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所以我国法律对刑事拘留的法定期限作以下规定: 刑法第6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
刑事拘留的程序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情况和理由,经部门领导审核,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 2、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
拘留机关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按指印;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并且送往看守所羁押,在此期间要通知被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指的是:在审查阶段,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羁押措施。具体的程序要求侦查机关在拘留嫌疑人的三日后,向检察院申请逮捕,根据实际情况,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七日。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
刑事案件法律程序的步骤:立案;侦察;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执行。若在某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实并且应该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则予以立案,从而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侦查机关立案后,开始进行侦查;检察院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后,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法院
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1、立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侦查,侦查机关立案以后,开始进行侦查;3、审查起诉,对于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提起公诉;4、审判,法庭进行审理,作出判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