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一般借款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就无效。但如果担保合同约定主借款合同无效但担保合同无论何种条件均有效,这样的情况只要借款行为发生了担保合同就有效,担保人就要承担保证责任。
借款合同无效抵押担保合同也无效,因为担保合同具有从属性,其属于借款合同的从合同。如果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
根据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对于冻结的存款、汇款,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 应当在三日以内以通知原银行、其他金融机构、邮电部门解除冻结,并通知被除数冻结存款、汇款的所有人。
因疫情导致无法正常履行合同的处理方法是 1、固定不能正常履行合同的相关证据; 2、及时履行通知义务,继续扩大减少损失; 3、积极协商提出合理的减免请求; 4、必要时可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者
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者用于其他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1、非书面形式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 2、主体不合格:对贷款人而言,根据《贷款通则》22条,必须持有人行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六批准登记。对借款人而言,按《贷款通则》第17条,借款人应是经工商行
借款合同无效的判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效; 2、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借款合同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借款合同无效。
借款合同无效的后果有:行为人应当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的义务。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进行赔偿,赔偿根据合同约定或所受到的损失确定。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受损害方的变更权或撤销权应当依法行使。 2、在民间借款合同关系中,贷款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
申请民间借款合同无效,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认定合同无效。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如果合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