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网络诈骗罪的从犯的认定: 1、在网络诈骗的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网络诈骗的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
离婚案件属于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条规定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管辖。但根据第22条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离婚诉讼中,被告存在离开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超过一年、不在中国境内居住、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被劳动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移送管辖的适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经审查不归本法院管辖的,不存在移送管辖问题,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
应这样确定刑事案件的管辖权:能够确定犯罪地的,由犯罪地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工伤案件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适用劳动仲裁前置,经过仲裁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归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工伤案件属于行政诉讼案件的,归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由于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只规定了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实践中对于管辖有异议后指定管辖的案件,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1、在对该案件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交犯罪地或犯
涉外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有: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
根据法律,犯罪行为地、犯罪结果地以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都可以依法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侦查。诈骗犯罪案件的犯罪结果地是指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财产地。因此,诈骗行为地、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财产的结果发生地和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
军队司法机关主要受理下列案件: (1)军职人员在地方作案的; (2)地方人员在军队营区单独作案或与军职人员共同作案的; (3)现役军人退出现役后,发现其在服役期内作案的; (4)军队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公司、厂矿
一人犯数罪的案件管辖通过以下原则确定: 1、次罪随主罪管辖的原则。即由对主罪享有管辖权的机关统一侦查,对次罪有管辖权的机关积极配合。 2、优先管辖原则。由最先接到报案、控告、举报、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等立案材料的机关立案侦查,另一个机关积极协助
对于财产损害赔偿所引起的纠纷,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管辖法院:不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应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应当由侵权行为实施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或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