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合同应当由双方达成合意,由当事人按照双方的意愿来写。我国对于合同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合同的内容应当由双方约定,一般情况下,合同可以包括以下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
劳动合同的书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身份信息; 2、劳动合同期限; 3、工作内容; 4、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5、劳动报酬; 6、劳动纪律; 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企业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如不续签,按规定需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具体的补偿标准为: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照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给员工;工作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则按一个月工作标准支付,工作不满6个月的,则按照半个月的工作标准
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劳动者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违反约定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的,逾期不支付,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
1、和解。指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因合同发生的争议。 2、企业调解。 3、劳动仲裁。仲裁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法院起诉。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
劳动合同的订立方式是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应该给本人一份的;劳动合同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各执一份。如果劳动者想辞职,必须要到劳动合同,这样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及工资报酬支付地。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产生争议后,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实际工作地点的,可就近选择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 1、首先要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者身份的审查;劳动者学历、资格及工作经历的审查;审查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是否还存有劳动关系;查验劳动者身体健康证明。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3、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