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抢劫罪犯罪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
抢劫罪的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抢劫罪中止的规定,我国犯抢劫罪犯罪中止的,应当判处抢劫罪,并予以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应当判处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损害后果的,应当判处减轻处罚,比照的标准是抢劫罪的处罚标准。因为中止犯
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中止可能构成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根据案件情形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抢劫罪的主
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入室抢劫不能判缓刑。根据《刑法》规定,入室抢劫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判处缓刑的条件之一是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入室抢劫最低是判10年,由此可见,入室抢劫不符合缓刑的条件,所以不能判缓刑。
1、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暴力必须在取得他人财物的当场实施。虽然使用了暴力但未当场获取财物或者是在劫取财物之后又出于其他动机伤害被害人的,则都不属于抢劫中的暴力,构成犯
抢劫罪是不能够庭外和解的,能够进行庭外和解的部分,应当属于民事方面的部分,如果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的话,就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抢劫罪只能是作为犯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