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1
残疾人杀人需要负法律责任。法律只是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智力有残疾的人犯罪要视其智力情况决定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但没有规定残疾人一定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可以通过以下要件来确定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 1、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3、主观要件,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是故意; 4、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
网络侵权法律责任的认定如下: 1、网络侵权的,由有过错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网络服务提供者被告知侵权行为存在后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是: 1、非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2、非机动车一方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的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 3、双方都没有过错的,双方分担损失;
故意伤害罪致死法律责任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罪致死属于故意伤害罪的最高量刑情节,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公司法人权力义务内容的规定: 1、对外代表公司的权利,签署法律性文件资料; 2、代表公司参加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权利; 3、公司发行债券、股票的,必须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 4、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1、对于故意杀人然后自首的犯罪分子,按照刑法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杀人罪是,是指故意非法剥夺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
间接故意犯罪的认定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即行为人表述的心理态度,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为间接故意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伤害罪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的,就会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主观方面 1、认识因素 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 (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可能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如果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的、侮辱行为造成严重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