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被监护人不可以指定监护人。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父母是子女的当然监护人,愿不愿意都要监护。没有父母和子女的,有能力抚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是监护人。这些人可以协议一人担任监护人。对谁来当监护人达不成一致意见,需要由人民法院指定,这期间由村委会、居委会、民政部门暂行监护职责。
被监护人一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不能自己选择监护人,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对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抚养义务,是建立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无力抚养”的基础上的。 因此,对于父母有能力抚养,而未尽到抚养义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当然可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的,其他人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监护人资格,重新指定监护人。监护人如果是被监护人父母的,撤销监护权之后还是应该要尽抚养义务,一般是支付抚养费。
监护人更换、撤换的规定是: 1、监护人的更换指监护人无法承担监护责任时,有关单位或者法院应当要求别人更换为监护人; 2、监护人的撤换是指法院应当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并在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下另行确定监护人。监护人资格的撤销必须具备的条件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根据规定,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请求法院变更监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