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7
应这样认定抢劫罪:抢劫罪是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4周
涉嫌抢劫罪,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如果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不能假释。
抢劫罪最低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可能是死刑。第一,单纯的使用暴力、威胁并胁迫或其他手段抢劫公私财物的,判刑会在三年到十年之间。第二,入户或于公共交通设施上抢劫的、抢劫金融机构的、抢劫多次或金额巨大的、假冒军警人士的、抢劫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
构成抢劫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
抢劫罪的解决方式为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有加重情形之一的,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
抢劫杀人是行为人用杀人手段当场取得动产,而图财杀人则是在杀人之后,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占有被害人的动产或不动产。例如,为了霸占遗产而杀死父母、兄弟姐妹等,应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不能以抢劫罪论处。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如下: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 2、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敲诈勒索
盗窃、欺诈、抢劫罪转为抢劫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盗窃、欺诈和抢劫; 2、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威胁暴力; 3、行为人使用暴力或威胁暴力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抵制逮捕或者毁灭罪证。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才能从盗窃
抢劫他人未得任何财物依然构成抢劫罪。抢劫罪是由犯罪分子的主观罪过和客观犯罪行为的内容与特点所决定,其犯罪客体表现为双重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权利,又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只要该行为具备了取得财物或严重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两者之一的,就可以认为其
抢劫指犯罪贩子以暴力胁迫等手段,使受害人不知反抗、不敢反抗或者不能反抗,从而抢劫财物的行为。而抢夺则不使用暴力手段,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受害人的财物实施抢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