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民间借贷复利是不合法的,超出法律规定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
民间借贷一分利一般不是高利贷,受法律保护。但如果民间借贷的利率超过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对于合理的本金和利息借款人应当及时偿还。
2022年1月20日发布贷款一年市场报价利率为3.7%,就是说目前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最高为14.8%。按照法律规定,借款利率由当事人约定,具体约定利息不可超过借款合同关系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具体利率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
高利贷借款合同有效,但是关于超过国家规定部分利息约定的部分无效。法律规定,民间借贷中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所以高利贷借款合同中超过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部分的利息是无效的。 所谓‘一年期贷款
民间借贷的法律效力如下: 1、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 2、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3、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间借贷纠纷的证据如果来源合法有效的则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借贷利率以借贷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为限;如果超过该利率范围的,则超过部分属于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是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并且当事人约定的逾期还款的利息,也是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为限。
民间借贷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间借贷合同存在以下情形是无效的: 1、借款人或出借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民间借贷合同的
民间借贷利率过高法律不予保护。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民间借贷中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息和逾期利息,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如果超过的,则该部分利息属于高利贷,不被法律所保护。
当事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利率只要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就是受法律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根据最新数据,四倍利率也就是15.4%。
高利贷借款合同是无效的,因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合同有效的条件有: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