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1
一、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例如:过失爆炸致人重伤的,按本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处理;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的,按本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处理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过失造成他人身体重伤的行为。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年人犯本罪的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只有年满16周岁以上的才负刑事责任。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机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害。其中,肢体残废是指由各种致伤因素致使肢体缺失或者肢体虽然完整但已丧失功能;毁人容貌是指毁损他人面容,致使容貌显著变形、丑陋或者功能障碍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同。在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而不是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 而在故意杀人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至于最终是否造成对方死亡,不会影响故意杀人罪的定性
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的认定和区别,关键在于伤害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具体如下: 1、故意伤害的主观意图方面,行为人主观上积极追求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遭受损失的结果; 2、过失伤害的主观意图方面,行为人主观上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
故意伤害和过失伤害的认定和区别,关键在于伤害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具体如下:1、故意伤害的主观意图方面,行为人主观上积极追求被害人的生命健康遭受损失的结果;2、过失伤害的主观意图方面,行为人主观上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
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而过失致人死亡中则没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在故意伤害致死的情况下,二者相近之处是: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在主观上行为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往往都表现为过失的心理态度。二罪根本区别在于,前罪具有
1、故意伤害罪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 故意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一种是对人体器官机能的损害。而一般的殴打行为,通常只造成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行为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中则没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十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对行为人适用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认定: 一、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二、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三、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都属于过失犯罪,但是二者在量刑轻重上不同。《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
过失伤害罪轻伤一般不会被判刑。根据法律规定,过失伤害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但是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过失伤害罪轻伤,公安机关不会立案侦查,被害人一方也无法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公安机关立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