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单位辞退员工的补偿情况: 1、劳动者有法定过错的,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合同,不予补偿。 2、劳动者没有法定过错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3、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4、劳动者
单位不可以随意辞退员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只有劳动者出现法律规定的可以辞退的情形,比如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进行辞退,其他情形的辞退属于违法辞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有过错的一方改正错误,消除争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调解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
单位口头辞退劳动者的不用管,口头辞退无效,辞退必须出具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如果劳动者因为单位的口头辞退自己就离职的,最后很可能被认定为主动离职从导致没有经济补偿金。
结合各种灵活多变的用工形式,本法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平等协调。 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还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有: 1、最低工资制度。《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国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纠纷当事人可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尽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存在劳动者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情形,此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