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法定指定辩护的情形如下: 1、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2、被告人在开庭审理时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 3、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等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法定指定辩护的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
为死刑案件作辩护时,需要准备的工作有:需要准备安排好辩护人;了解被判处死刑所依据的法律;全面了解案情及收集完整充分的证据;收集辅助性材料等其他有助于辩护的工作。
能够担当辩护人的人员主要包括: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 2、律师; 3、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
一般程序的需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辩护人可以不出庭,但应当在开庭审判前将书面辩护意见送交人民法院。被告人、自诉人要求证人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律师,即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等法律服务的人员;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下列人员不可以担任刑事案件的辩护人: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 2、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如果是被告人
下列人员可以成为刑事案件的辩护人: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律师; (三)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
应当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情形: 1.自侦部门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律师意见。 2.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批准逮捕时,可以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意见。 3.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时,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
1、被告人可以拒绝法院的指定辩护。 2、对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由人民法院为他指定辩护律师的,如果被告人坚决拒绝人民法院为他指定的辩护律师为他辩护,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并应当记录在案。 3、重新开庭后,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
指定强制医疗案件的辩护词如果没有违法内容的一般是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强制医疗案件的被申请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考虑为其指定辩护人。强制医疗,是指非自愿性强制治疗,是指国家为避免公共健康危机,通过强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达到治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