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8
员工私吞私吞公款数额较大的,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报案,由公安机关或者同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达到一定数额的,可以《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合同,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欠税就是纳税人申报了,但是没实际交税;逃税,表现为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就是想方设法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
公司开除员工,若是因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不用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若是违法辞退的,需要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
公司倒闭老板逃跑了,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补偿金,但是不能要求赔偿。员工索要补偿金的时候,可以把公司所有值钱的东西封存起来不要让其它债权公司拉走,然后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同时向法院申请资产保护及公司资产清算拍卖。
员工意外受伤的,如果属于工伤的,公司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公司应当积极配合员工领取工伤待遇。如果不属于工伤的,则单位不用负责。
员工离职公司不批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如果员工是提前30天向单位发出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即使单位领导不签字批准,员工也可以在30天以后离开原单位; 2、单位不依法履行相关手续的话,员工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3、也可以申请
员工请假十五天如果是依法请假则是完全可以的。员工可以享受病假、婚假等假期,经过用人单位的批准是可以请假十五天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批准十五天而员工超过请假期限仍未上班,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一致后可解除劳动合同。 2、如果员工长期请假,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先发函限期到岗,告知逾期不来解约; 3、确认收函后仍未到岗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法律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
逃税罪既遂的最新处罚标准是: 1、行为人若是构成逃税罪既遂的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2、如果数额巨大同时占应纳税额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
交通肇事逃逸如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行为人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可吊销驾驶证。如果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肇事逃逸的同车人员一般没有责任,所以不会处罚,但是如果同车人员指使驾驶人肇事逃逸,则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