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5
具体情形有: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行为方式: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
我国刑法对贷款诈骗罪的法条和司法解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诈骗数额较大,不仅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如果诈骗数额巨大的,不仅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
贷款诈骗罪的形式包括: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四,使用虚假的产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为本法在第193条中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骗取公私财
集资诈骗的解释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内容如下: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诈骗罪的相关事项作出了规定,如果具有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就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变
骗取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不同。骗取贷款罪是在金融机构贷款时隐瞒贷款用途或者虚构事实来满足贷款条件,但主观上仍有归还贷款目的;贷款诈骗罪通过虚假合同等方式诈骗贷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主体不同。骗取贷款罪主体可以
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受伤后,受害方可以要求的赔偿项目主要有: 1、肇事者对被害人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中索赔包括:医疗费用、住院费、伙食费、误工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等,若导致被害人受到严重伤害或者严重残疾的情况,受害方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