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1
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最高利息,其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如果超过了,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还是需要偿还。
1、民间放贷利息年利率未超过24%的,合法有效。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民间放贷利息年利率超过24%不到36%的,按当事人意愿。年利率在24%~36%的民间借贷属于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民间借贷出台了相关规定,将借贷利率以24%和36%为界限,当借贷双方的利率低于24%时,人民法院会支持借款人的支付利息请求。当借贷利率超过36%时,超过部分的利息是无效的,借款人无权要求出借人返还超过36%的部分,但是不超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包括当事人举证、证据的调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返还彩礼的规定有: 1、双方未经过合法程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没有共同生活的; 3、一方婚前给付彩礼致使其生活困难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证的事项规定有:如果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则该损失的赔偿责任应当由公证机构承担。
有规定。民间放贷利息年利率未超过24%的,合法有效。年利率在24%~36%的民间借贷属于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讼,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借款人不能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利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
关于民间借贷利息的法律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民间借款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本法: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第一次修正:根据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09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