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7
侵犯财产罪有以下三种类型: 1、毁损型。包括故意损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2、占有型。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 3、挪用型。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等
打架致人重伤,一般情况下不能适用缓刑,如果是从犯则要考察具体犯罪情节。因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对方重伤的,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在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违法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从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主体上,自然人只要年
盗窃案不起诉难度大不大,要根据是否符合不起诉条件。满足以下条件,属于法定不起诉: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
涉黑涉恶九类案件主要包括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开设赌场罪等9类犯罪。具体内容是: 1、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
在网上,个人是查询不到的个人犯罪记录的。主要原因是,犯罪记录是由当地公安机关保存留档的,而且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所以个人是查询不到的。法院、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律师只有在基于办案需要的前提下,才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查询犯罪记录。国家机关基于
妨害公务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第二百七十七条明确规定,妨害公务罪具体是指: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是主体要件,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主观要件,是指行
非法采矿罪,一般是指违反了矿产资源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没有取得采矿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开采、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的矿区内,擅自进行开采国家规定的保护性强的特定矿种,经过责令停止开采之后仍拒不停止开采的,为此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 非法采矿主要包含
按照四要件构成理论,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有: 1、主观上出于故意。过失不可能构成这类犯罪; 2、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3、客体上侵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4、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违反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点: 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但犯罪对象不一定会受到损害。 2、犯罪客体决定了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不一定能够决定犯罪性质。 3、犯罪客体是构成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但犯罪对象则不是构成任何犯罪
刑事犯罪和行政犯罪,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