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胁从犯是属于共犯的,但作为胁从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序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认定胁从犯的主要要件是看其是身体受到控制还是精神上受到威胁、强迫,如果是身体受到控制而致犯罪得逞,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胁从犯罪,不受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只是在精神上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序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认定胁从犯的主要要件是看其是身体受到控制还是精神上受到威胁、强迫,如果是身体受到控制而致犯罪得逞,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胁从犯罪,不受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只是在精神上
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胁从犯的量刑: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指使他人犯罪的,如果是在胁迫的情况下实施的,构成胁从犯,依据犯罪情节从轻减轻处罚,如果是在教唆情况下实施的,教唆人构成教唆犯,依据其在教唆中的作用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指使他人犯罪的,如果是在胁迫的情况下实施的,构成胁从犯,依据犯罪情节从轻减轻处罚,如果是在教唆情况下实施的,教唆人构成教唆犯,依据其在教唆中的作用处罚。
如果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的人事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则指使交通肇事者逃逸是共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参与犯罪者是从犯还是协从犯需要看参与者在犯罪中的主观意志和所起作用而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是指受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
胁从犯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精神威胁或者强迫的犯罪分子。胁从犯还应当对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犯罪分子的精神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在自身方面并没有失去认识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意志自由和能力。认定胁从犯的主要要件是看
受贿罪从犯的判刑依据: 1、从犯,基准刑一般减少30%-70%,犯罪较轻的,基准刑减少70%以上; 2、主从犯没有区分,但对于作用相对较小的被告,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3、共同犯罪中作用较小的主犯,可减少基准刑的10%-20%。
拘役期满重新犯罪不算累犯,根据法律规定,累犯应当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刑罚以上的罪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