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发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放火烧车,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需要根据情节进行判刑。分别是: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
指使他人放火的,为教唆犯,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由于未成年人经历少,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被教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
一般会对单位判处罚金,直接负责人或者是主管人员判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的情节比较严重的,就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这都是需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进行判决。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放火罪在法律上的定义,一般是指犯罪人故意纵火焚烧公有或私有的财物,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被法院认定犯罪人是犯放火罪,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一般人民法院会依据刑法条例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犯罪人纵火导致有人员重伤、或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对他人的财物进行诈骗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再次,成立诈骗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盗窃罪规定了三档法定刑期。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窃取是一种通过平和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第三人占有的行为。如果手段中含有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