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6
购房合同以下四种情况下属于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1、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内因工受到事故伤害; 2、在进行工作相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时意外受伤; 3、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意外伤害;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时,因工受伤或遭受事故失踪的; 6、上下班路上,因非本
卖衣服商标侵权的处理方式为: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的1倍到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酌情决定的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
机关法人不是商标权主体。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商标注册的事情发生,商标注册是保护自己商标权利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法律中对商标申请人的资格有明确的规定。限制行政机关法人申请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是合理且必要的。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如下: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
商标侵权的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有: 1、停止侵权;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道歉; 5、责令立即停止侵权; 6、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的工具; 7、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规定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等情况,均应当认定为侵犯商标权的违法行为。
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1)停止侵害;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赔礼道歉。 商标侵权的行政责任有: (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3)
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情形有: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具有紧迫性的犯罪行为;不是针对本人进行的犯罪行为所实施的侵害;超过了必要限度的正当防卫属于防卫过当情形。
商标侵权赔偿的计算方法: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根据权利人因侵权而遭受的实际损失确定; 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确定; 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商标许可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