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起诉离婚前是可以使用共同财产的,但需注意不得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男女双方离婚的,对于财产的分割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
离婚被告不服判决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的内容应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后,第二审法院认为还是应判决离婚的,可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对于财产等问
离婚判决书生效了被告是否还能起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具体如下: (1)如果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那么被告在6个月内不能以同样的理由,提起离婚诉讼; (2)如果判决离婚的案件,判决书生效后,不得申请再审。 离婚判决书多久生效 1、一
离婚时对于财产可以同时做出判决,但是如果原告没有在提起离婚诉讼时同时提出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的,则法院不会对财产分割作出判决。 所以法院是否就离婚和财产分割通知作出判决要看当事人有没有同时提出这两个诉讼
起诉离婚但没有提财产分割,被告是可以提财产分割的。因为只有在离婚的前提下,法院才会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而且是只要有一方提出要求,法院都应该进行处理。出了原告又起诉的权利,被告当然也有权利提出分割
离婚案件不处理财产问题是错误的。因为离婚案件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案件的很特殊的案件。其他案件,一个案件只处理一个问题,一个纠纷,而离婚案件是复合诉,一个案件可以处理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三个问题。如果双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无效的,法院是会判决离婚的: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
判决离婚后,如果双方并未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协议,人民法院也未对双方财产分割事宜作出判决处理,则离婚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财产。离婚后,如果一方发现仍有夫妻共同财产未经协议处理或者法院判决处理的,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在离婚案件中,即使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本人也应该出庭,除非是不能准确表达自身意思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确有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离婚意见。因为离婚案件属于解除夫妻身份关系的案件,具有密切的人身性
离婚判决主要针对的是,夫妻的人身关系问题以及财产问题。对于人身关系问题,一经判决就会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已经被法院准许解除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当然不能再次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再次判决离婚。对于财产问题,一般来说,法院已经查明了婚姻共同财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