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2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之规定,坦白是法定量刑情节。其规定在我国《刑法》关于刑罚的具体应用中的自首条文中,即犯罪嫌疑人如实的供述自己所犯的罪行的,可从轻处罚。如果因为如实供述这一行为避免了特别严重后果的出现,可减轻处罚。这里的从轻指的是在原本应判
量刑情节,是指在量刑时对具体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所作出的、法律规定认可的可以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各种情形。法定情节是刑法总则或者分则中明确规定的情节,如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量刑时依据的量刑情节是指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据以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处罚根据的各种事实情况。量刑情节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类。
交通肇事的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 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
一、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
1.功能不同:定罪情节的主要功能是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的界限:量刑情节的功能则是在定罪的前提下,并在相应法定刑的范围内或基础上决定从宽从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2.构成内容不同:定罪情节以犯罪构成要件事实为基础,是确定行
一、自首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犯罪嫌疑人向其所
对于未遂犯,法院在量刑时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应当比既遂犯判处的刑罚要轻。
从犯的量刑情节有酌定量刑情节和法定量刑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对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
从犯是累犯不会影响主犯的缓刑情节。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定量刑情节有: 1、累犯; 2、自首; 3、立功; 4、刑事责任年龄; 5、防卫过当; 6、盲聋哑; 7、犯罪准备; 8、未遂终止; 9、主犯; 10、共犯; 11、胁迫共犯等。 刑法规定的一些行为量刑情节,不同的量刑情节可以在法定刑的上
从犯是初犯是否会判缓刑需视情况而定: 1、犯罪嫌疑人初次犯罪、临时起意、积极退赃、认罪态度好的,法官可以考虑宣告缓刑; 2、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
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下列几种: 1、犯罪对象、犯罪后果、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手段; 2、犯罪动机、犯罪目的、身份情况、前科情况; 3、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