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6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如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签订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险,使对方违反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受损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合同可撤销的情况有以下这些: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
以下合同可以行使撤销权: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因胁迫订立的合同、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包括诉讼和仲裁。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
撤销权的行使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乙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所订立;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可以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欺诈或胁迫; 2、重大误解; 3、明显不公平。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合同一方当事人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可以行使撤销权。
以下情形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1、受赠人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赠与合同义务的。例如,遗赠协议约定的抚养义务; 2、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合同撤销权与无效两者竞合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恶意串通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损害第三人利益。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即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非法的目的,或其所从事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
撤销权的行使的情况有: 1、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
根据法律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形如下: 1、债务人放弃到期债务或者免费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2、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受让人知道情况; 3、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4、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的合同; 5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情形有: 1、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与他人订立合同; 2、当事人受对方欺诈,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其订立合同;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