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8
非法集资是指实施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实践中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人一般根据具体情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论处。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
成立集资诈骗罪需要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3、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
企业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的或者数额较大的,是犯罪,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者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达到噪声污染的程度,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根据我国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属于噪音污染。晚于晚9点,即属于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是扰民。对于这种情况,公安机关可以依照《
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客观方面不同。诈骗数额不同。诈骗的数额一般都比集资诈骗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诈骗的起刑点比集资
集资款的清退应根据清理后剩余的资金,按照集资人参与的比例给予统一的清退。能够追缴多少,按照最后的追缴,统一的比例,比如投入100万,案件1个亿,最后清理的时候就是1500万,清退的比例就是15%。
不是,非法集资要求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集资的对象限制在了朋友圈的有限范围之内,不是社会公众,集资对象具有特定性。 这种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允许,用非法的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行为。我国刑法并没有非法集资罪,而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集资诈骗罪一般处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最低两万元、最高二十万元的罚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般
非法集资罪的判刑标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以非法手段或者变相的方式吸收公众存款,并扰乱金融秩序的,将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将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会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将
非法集资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构成非法集资罪的,非法集资数额在10万元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初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