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员工受伤期间,公司原则上不可以辞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无过失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的理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如果员工满足过失性辞退的条件的,公司仍然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出现经营严重困难或者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情形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但是,这两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有一个例外:就是劳动者属于怀孕、工伤或者年老临近退休年龄
企业并购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安置职工: 继续聘用原企业的职工,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经济性的裁员,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适当的经济补偿金; 鼓励创业性再就业,就是鼓励没有聘用的人员,创业性就业,如果本人想要从事其他工作,可以申请办理给予一
企业职工社保可以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查询,也可以在网上查询个人的社会保险信息。法律明确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向参保人员及其用人单位开放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程序,界定可供查询的内容,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网点、自助终端或者电话、网站等
实际施工人不属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赋予承包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但并未直接赋予实际施工人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在发包人欠付承包人工程款数额明确,但承包人怠于行使优先受偿权的情况下,
临时工工伤处理流程,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把临时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 2、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
农民工工伤,正确的处理程序如下: 1、首先及时就医; 2、询问用人单位是否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 3、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要经过一个行政程序的认定,由劳动行政部门做出工伤认定; 4、劳动能力鉴定; 5、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计算工伤赔偿的
拖欠工资的处理: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
产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假期待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我国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而怀孕期间,可以享受15天的长假。产假期间女职工的福利待遇,需要按照产前和产后来进行区分。分娩前,女职工享有15日的产
发生工伤事故要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会涉及到工资发放标准。按照工伤伤残等级划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每个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会随着工伤等级不同,从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作出不同的区分。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是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
工伤,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或者在生产劳动中因工负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员工因工作遇到事故、或伤害或因特殊岗位患职业病,需停工接受治疗的,在其停工期间,用人单位需按照员工在岗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原数按月的发放给员工。一般停工留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反映,并进行协商解决 2、劳动者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公司没有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
停工留薪期是从受伤休息之日开始计算。职工由于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可以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