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注册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股东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股东抽逃出资的,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对其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股东权利作出相应的合理限制,如果抽逃全部出资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返还出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
公司抽逃出资股东的责任主要有:如果身为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1、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也可请求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股东抽逃出资承担连带责任。 2、公司债权人可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
抽逃出资的举证责任: 1、公司及公司的债权人需要先提供能够产生合理怀疑的证据; 2、若股东不能说明其转移资金的行为和与其相关的关联交易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不能说明其不存在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的情形。 证明标准:同时满足行为要件和损害要件
抽逃出资的认定的四种情形如下: 1、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3、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4、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抽逃出资罪立案标准如下: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抽逃出资
股东出资不到位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既然仍有股东身份,就应当承担股东义务,享有股东权利。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伪证罪的概念: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特征如下: 1、主体为特殊主体; 2、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3、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
诈骗罪的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