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是要一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存在重婚情形。 2.存在与他人同居的情形。 3.存在家庭暴力的情形。 4.存在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形。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根据过错方的过错程度、侵害行为的具体情节、损害结果的严重程度、过错方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根据法律规定,因人身权益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
离婚后过错方要对无过错方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形主要包括: 1、结了婚的人在有配偶的前提下还与他人同居的情况。 2、违反法律犯了重婚行为的情况。 3、对家庭成员实施家庭暴力的情况。 4、对家庭成员进行虐待和遗弃的情况。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六个确定因素具体包括: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有: 1、精神受到损害的程度,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 2、加害人过错程度,可以作为对加害人制裁轻重的指标; 3、具体的侵权情节; 4、其他相关因素,如双方结婚年限,双方结婚时间长短等。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有重婚行为;一方与他人同居行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行为;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这些情形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离婚时要想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需要对方有以下行为: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离婚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情况如下:有合法配偶又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重婚等。且提出损害赔偿要以离婚为要件,需要在离婚时提出来。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下: 1、侵害他人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2、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用、侵害遗体、遗骨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的; 4、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
《民法典》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法律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如果因为侵害人身权益导致受伤的,受害者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
法律对交强险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的规定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属于交强险承保范围内的人身性损害赔偿,赔偿权利人有权选择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次序,仅限于因侵犯人身、财产而引起的精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