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7
国家工作人员的非法收入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个人非法所得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差额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国家工作人员不会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超三个月未还的,可构成该罪。
受贿罪既遂,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按贪污罪处罚。 1、一般情形,受贿数额较大或其他较重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如果受贿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3、如果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判处十年以上有
工伤认定管辖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用人单位所在地是指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职工
工伤必须是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
受贿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4、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现金,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现金,为他人谋取利益。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处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罪判处刑罚减刑的补充规定主要是针对被判处刑罚的不同的期限来予以不同减刑时间和间隔。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补充规定》第五条中强调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刑时可以不受上述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是的。滥用职权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首先,发生事故后一定记得保留证据,应当向有关部门报案如报警、报 120、报劳动监察、报安全部门等,保留在工地受伤的证据。原因是由于工地用工的临时性或短期性,大多数用工者都不与打工者订立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事故,涉及赔偿问题,有的情况下是巨额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