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工伤残疾等级赔偿标准包括: 1、治疗费用; 2、住院伙食补贴; 3、外地就医交通费、住宿费; 4、康复辅助器具费; 5、停工留薪期工资; 6、生活护理费; 7、一次性伤残补贴; 8、残疾津贴; 9、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
工伤认定书伤残等级鉴定书,老板不给工伤鉴定书,可以直接去社保局说明情况叫社保局提供一份副本。 工伤鉴定需要的材料: (一)工伤鉴定申请表; (二)职工本人身份证明; (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
农民工伤残赔偿包括伤残津贴补助加一次性伤残津贴补助金,其中伤残津贴补助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
停工留薪期和伤残等级没有什么关系。停工留薪期按医疗机构书面证明,或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根据伤情恢复情况,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
防洪等级分为1级应急响应、2级应急响应、3级应急响应、4级应急响应。某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等,是1级应急响应。
事故等级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主要是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而定的。事故的主体是指从事生产活动或者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既包括企业法人,也包括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个人合伙组织、
工伤鉴定结果和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是不一样的。工伤鉴定的鉴定机构是社保局;司法鉴定的鉴定机构是持有鉴定资质的有关机构。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是依据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以及财产损失的数额进行界定的。依照《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相关规定,根据一次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及财产损失数额从少到多,可将道路交通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1、轻微事故;2、一般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界定包括: 1、轻微事故; 2、一般事故; 3、重大事故; 4、特大事故。 但现在对于这些分类并无明确的标准,由交警进行确定。
当国家发生疫情或重大紧急卫生事件时,根据当前疫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态势,综合考虑新增和累计确诊病例数等因素,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分级预警,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预警级别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可知: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伤残等级分为1-10级别,其中1级伤残划分依据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等。
工伤达不到伤残等级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赔付: 1、因工伤发生的全部医疗费应由单位先垫付,工伤认定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因工伤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或者外出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工伤住院治疗期间和工伤后经医院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