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1
协同诈骗按照诈骗罪进行判处,但是在基础上减轻处罚。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诈骗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要结合案件其它情况,例如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在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活动中,受他人的指使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没有
共同犯罪具体的认定是:主体上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必须侵犯了共同的,被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
共同过失犯罪的认定标准是:主体必须是二人及以上,且各行为人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二人以上的行为人都有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且该共同过失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二人以上的人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
共同犯罪中的责任判定如下: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且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可认定为共同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而是按其各自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认定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共同犯罪中数额的认定方式为:犯罪数额应该认定为所有犯罪分子共同犯罪所得。法院会根据不同的罪名,然后按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进行判刑,从犯相对于主犯来说,会从轻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的认定如下: 1、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过失犯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主体条件,过失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各行为人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两人以上的行为人都违反了共同注意义务,共同过失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3、主观要件,二人以上行为人主观上必须
要看具体情形。口供一致定罪的前提是同案人的口供相互印证,又能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即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书证,且被告人的供述与其他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相互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根据法律规定
在共同犯罪中所认定的犯罪数额一般是指所有共同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所得总额。例如共同盗窃的数额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较大;共同盗窃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巨大;共同盗窃五十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