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合同纠纷立案标准: 1、原告与合同纠纷具有利害关系; 2、具有明确的被告和诉讼缘由; 3、合同纠纷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医疗纠纷起诉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患者健在时原告系患者本人,无论是否具有行为能力,若患者死亡,原告应为其全部继承人 (二)有明确的被告,即被告医院身份明确 (三
(1)一方主体特定,起诉方多为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起诉的少。 (2)贷款的期限较短,均有担保人。 (3)金融部门不及时起诉、贷款续贷转贷的现象多,贷款被拖欠的时间长。 (4)借款合同的内容完备,手续齐全。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案由有:勘察合同纠纷、设计合同纠纷、施工合同纠纷、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纠纷、分包合同纠纷、监理合同纠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等。
合同诉讼的管辖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级别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地域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管辖地点。
1、要准备起诉状,各项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及证明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 2、各项材料准备好以后,到管辖地法院立案厅立案。 3、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调解-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领取判决-申请执行。
1、起诉状正本一份。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件。 3、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 4、证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或事实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
1、起诉和受理。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起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只有有效地行使起诉权,才可能使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受理是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
民事诉讼的立案标准是: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
1、债务纠纷立案标准不管多少金额,法院都会立案,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2、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
注意事项如下: (一)注意时效问题。 (二)注意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应包括出租人、承租人。 (三)注意案件的管辖地: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可以
(1)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集体劳动合同纠纷; (3)劳务派遣合同纠纷; (4)非全日制用工纠纷; (5)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6)经济补偿金纠纷; (7)竞业限制纠纷。
一、有效合同纠纷和无效合同纠纷 1.无效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无效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2.有效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生效的前提下,合同当事人因履行合同而发生的争议。 二、口头和书面合同纠纷 这是从合同的形式角度来对合同进行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