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6
环境保护税主要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征税,一般可以从排污主体、排污行为、应税污染物三方面来判断是否需要交环境保护税。 1、排污主体。缴纳环境保护税的排污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也就是说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居民个人是不需要缴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情形,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 (一)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二)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三)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
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环境权可以界定为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内容包括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和请求权。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八章对农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机关的监督管理活动和国家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管理制度。或者是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国家执法人员的勤政性及权力行为的正当性。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
违反《环境保护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有:罚款;责令改正;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责令停业、关闭;责令恢复原状;罚款,并予以公告;拘留;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引咎辞职等。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犯此罪,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1、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 2、越境转移固体废弃物的犯罪。 3、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4、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 5、毁坏耕地罪。 6、破坏矿产资源罪。 7、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罪。 8、破坏林木罪。等等
1.改善环境质量 2.加大财政投入 3.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 4.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 5.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6.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 7.统筹城乡污染设施建设 8.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环境保护相关案件适用的侵权归责原则在针对企业工厂时,应当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对居民日常生活污染则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民法典》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