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讯问嫌疑人录音录像,是指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在文字记录的同时,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讯问过程进行全程音视频同步记录。即录音录像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
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区别: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起诉阶段,被怀疑犯有某种罪行,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罪犯是在有罪判决生效之后开始服刑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经法院审判定罪之前只是有犯罪的嫌疑,决非罪犯。
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发现不应当被羁押的,应当立即通知办案机关,办案机关应及时撤销或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剁掉他人的手指,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
看守所收押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出示居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 刑事被告人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有犯罪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义务有: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承受逮捕、拘留、监视居住、拘传等强制措施;接受侦查人员的讯问、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对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承受检察机关的起诉,依法按时出席并接受法庭审判;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人员指
公安机关进行刑事拘留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
一般在案件判决处理完毕后消除,但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还会留下案底,并且不会消除。正常案件涉案记录是无法消除的,可以撤销的案件撤销后即可消除。案底一般是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
(一)投案行为必须是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这是自动投案的时间规定。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是指:1、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之前;2、犯罪事实已被司法机关发现,但犯罪分子本人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3、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以被司法机关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