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8
强迫劳动,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我国遗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有: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
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件:(I)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共同犯罪的设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在两人以上。无论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还是两个以上的单位,甚至一个是自然人,另一个是单位,都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2、客观犯罪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相同
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 2、客观要件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有: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
包庇罪的构成主要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
遗弃罪最高刑期可以判五年。 遗弃罪要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来判断,社会提倡幼有所养、老有所依,遗弃该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个人健康权,也损害了当下的社会秩序。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
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对象仅限于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2、客观要件,客观上实施了对于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予以扶养
抢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抢夺公私
构成诽谤罪的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诽谤罪的对象是公民的名誉权; 2、客观方面,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和严重情节;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