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8
刑事犯罪案件不起诉的情形有: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犯罪情节轻微,法律规定不需要判刑或者免除刑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已过追诉时效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等等。 《刑事诉讼法》
下列情形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的处理在实践中是以审理时被告人的年龄为准。即对审理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审理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
酌定不起诉的,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
有以下情形的可以立为刑事案件:杀人案、伤害案、抢劫案、投毒案、放火案、爆炸案、决水案等。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查、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二审不是必须要开庭审理,可以开庭也可以不开庭,具体情况如下: 1、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开庭的规定: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
下列情形可以立为刑事案件: 1、杀人案; 2、伤害案; 3、抢劫案; 4、投毒案; 5、放火案; 6、爆炸案; 7、决水案; 8、强奸案; 9、盗窃案; 10、抢劫案; 11、敲诈勒索等。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
行政诉讼二审的应诉方法如下:被上诉人应当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上诉状书写相应的答辩状,其中对上诉状包含的新证据或新事实以及新理由进行申辩,并提出对于自身有利的相关证据。
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有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这几种。刑事诉讼中不起诉的条件如下: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
应公开审理的二审刑事案件如下: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法律规定的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同时,当事人在宣判是否需要到法院,还需要根据案件的需要由法院而定。
刑事立案条件有以下三点: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
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情形有: 1、人民法院发现案件可能涉及犯罪的,应当裁定暂停审理,移送公安机关; 2、当事人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合法权益的; 3、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义务